NBA 总裁亚当・萧华在 2025 年 5 月正式宣布,联盟将于 7 月召开球队老板峰会,首次实质性讨论扩军至 32 支球队的提案。这一酝酿多年的计划若落地,将是 NBA 自 2004 年夏洛特山猫(现黄蜂)加入以来的首次扩军,标志着联盟进入 “32 队时代” 的关键转折。
一、扩军核心驱动力:商业与战略的双重博弈
每支新球队预计需缴纳35 亿美元加盟费,两支球队总计 70 亿美元将由现有 30 队平分,每队可分得约 2.3 亿美元。这一金额较 2004 年山猫队的 3 亿美元涨幅超 10 倍,直接反映 NBA 市值与转播权价值的飞跃 ——2025 年生效的新转播合同高达 750 亿美元,为扩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。
市场扩张与全球化布局
拉斯维加斯与西雅图被视为最可能的新球队落户城市。前者凭借博彩合法化优势与成熟的赛事运营能力(如 NFL 突袭者队、NHL 黄金骑士队的成功案例),成为商业价值高地;后者则承载着超音速队的历史情怀,球迷基础深厚且市场潜力巨大。此外,墨西哥城作为潜在候选,若成功引入球队,将助力 NBA 开拓拉丁美洲市场。
赛区平衡与竞争优化
扩军后联盟计划将西部新增的两支球队与现有球队重组,例如将孟菲斯灰熊划入东部,实现东西部各 16 队的平衡。同时,取消东西部分区、按总战绩排名决定季后赛席位的提议,可能彻底改变 “西强东弱” 的传统格局,提升比赛公平性。
二、扩军进程与潜在挑战
2025 年 7 月的峰会将是扩军的 “生死投票”,若通过,联盟将进入城市评估、财务模型测算等阶段,目标于2027-28 赛季新增球队正式参赛。这一时间线与凯尔特人队出售进程(预计 2028 年完成)相呼应,联盟可能借此评估市场估值以确定扩军费用。
利益分歧与风险权衡
尽管扩军能带来短期经济收益,但长期收入分成稀释问题引发争议 ——32 队均分转播收入后,每队年均分成可能减少数千万美元,部分小球市球队或持反对意见。此外,赛程延长、球员疲劳度增加等问题需与球员工会协商,后者虽支持新增就业机会,但担忧赛事密度对健康的影响。

城市竞争与历史归属
西雅图若成功回归,雷霆队将归还超音速队的历史数据(如队史助攻王加里・佩顿),类似夏洛特黄蜂收回新奥尔良时期的历史。拉斯维加斯则可能吸引勒布朗・詹姆斯等名人参与投资,詹姆斯此前多次表示希望退役后成为球队老板。
三、未来格局:机遇与隐忧并存
扩军不仅是球队数量的增加,更将重塑联盟商业版图。新球队的加入可能提升比赛多样性与地域归属感,但也需警惕过度扩张稀释比赛质量。若扩军顺利,NBA 将以 32 队规模迎接下一个十年,其影响将渗透至赛事运营、球员发展及全球市场拓展等多个层面。
英国上市公司365正如萧华在 2025 年 6 月总决赛期间强调的,扩军 “并非必然选择”,但探索这一可能性是联盟对未来发展的战略审视。7 月的峰会或将成为 NBA 历史的新起点,而西雅图与拉斯维加斯的命运,也将在这场博弈中尘埃落定。